耽美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了不起的唐伯爵 > 分卷阅读22
    刘顿这种普通游客而言,所有的古人类遗址都一样,各种尖利的石头、石斧、动物骨头、破碎的陶片、完整的罐子等等。 </p>

    隔行如隔山,刘顿对文博类知识一窍不通,在她眼里的古人类遗址,和直男眼中的口红色号本质是一样的,尽管千差万别,她也看不出区别。 </p>

    在她看来,这个绿岛的古人类遗址唯一不同的就是有蚌壳磨的刀和镰,另外有个坑里全是贝壳,另一个坑都是鱼鳞。 </p>

    此外,展台有个古人类吃饭的群雕像,男男女女围着一个火堆,火堆上面烤着一条鱼,靠海吃海,这个道理刘顿还是懂的。 </p>

    一路走马观花,古堡二楼就到了近代,咖啡喝完了,刘顿找不到垃圾桶,只好继续拿在手里。 </p>

    近代史从德国占领绿岛开始,大多是照片,德国建了机车厂,制造火车,建了火车站,把铁轨一直铺到海边码头。 </p>

    德国人建立啤酒厂,如今机车厂、火车站、啤酒厂都还在正常经营。 </p>

    德华银行发型的货币、德国的纺织厂、大学、教会学校,最后是法院和监狱,正好是刘顿参观的古堡,造型和以前一模一样。 </p>

    古堡的一块破砖头还在她房间里搁着,驱邪镇鬼呢。 </p>

    然后到了日据时期,日本人接管了德国人的产业,建了更多的工厂,敲骨吸髓的从殖民地获得利益,其中纺织厂规模惊人。 </p>

    有一个展台是专门介绍富士纺织厂的,橱窗里贴着一张一九八/九年的《绿岛日报》,报纸用整版来介绍了日据时期的富士纺织厂和经过新中国改造后的纺织厂,标题是《两代纺织女工,两种人生命运》 </p>

    四张照片,新旧纺织厂,以及刘顿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结婚照,和观海路七十七号墓园的照片一模一样。 </p>

    “……万恶的旧社会把人变鬼,在日军的轰炸下,吴淑琴和家人走散,一路乞讨到绿岛,为了谋生,吴淑琴成了富士纺织厂的纺织女工,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住的是大通铺,吃的是窝窝头,双手满是伤痕。” </p>

    “在残暴贪婪的日本资本家眼里,纺织女工只是赚钱的机器,一旦发现有人生病,怕传染,就立刻辞退,扔到海滩自生自灭。一个寒冷的冬天,吴淑琴不堪劳累,病倒了,被下令卷铺盖辞工。” </p>

    “……在富士纺织厂当会计的刘征救了吴淑琴,他们相爱,结婚,两个中国人拍结婚照,却被告知必须穿上日本人的和服照相。刘征再三请求,最后被容许穿着西装,这是吴淑琴和丈夫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照相。” </p>

    “一九四五年八月三日,吴淑琴一大早蒸了海菜包子,放在铝饭盒里给丈夫带去上班,她等到天黑,丈夫也没回来。吴淑琴跑到富士纺织厂找丈夫,发现纺织厂的日本人都不见了,连同会记室里的重要文件和财物也消失了。有纺织女工告诉吴淑琴,你丈夫被日本人用枪逼着搬空纺织厂,日本人战败,要跑了。” </p>

    “一艘艘日本轮船驶出港口,有人回家了,有人消失了,吴淑琴孤独的等着丈夫,没有再婚。” </p>

    “……今天是新中国的纺织女工王海霞和丈夫刘奋斗的结婚纪念日,他们特意买了新衣服,烫了头拍照。结婚五年,有个三岁的女儿。” </p>

    “王海霞和丈夫是纺织厂双职工家庭,为了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厂区自办了托儿所,幼稚园,为孩子提供一斤牛奶和三餐。每天早上,刘奋斗骑着自行车上班,横梁坐着女儿,王海霞坐在后面,两口子把女儿送到幼稚园,晚上下班一起去接女儿,买菜,做饭,一家其乐融融。” </p>

    “女儿刘顿说话晚,有人劝王海霞给疑似轻微智障的女儿办个《残疾证》,申请二胎指标。王海霞拒绝了,表示身为国企纺织女工,要有觉悟,绝对不钻政策的空子。为了相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刘奋斗还主动做了输精管结扎手术,厂区领导急群众之所急,给王海霞和刘奋斗调了白班,不用三班倒。夫妻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女儿,最近女儿可以清晰的用语言表达想法,和普通小朋友一样唱歌跳舞。” </p>

    “刘奋斗表示,他给女儿做了智力测试,智力超过一般孩童,他从厂区图书馆借了一本《爱因斯坦传》,每晚当做睡前故事讲给女儿听,他一定要把独生女刘顿培养成为爱因斯坦那样伟大的科学家……” </p>

    刘顿觉得视力模糊,都看不清报道后面的内容了,手中咖啡杯杯盖咚咚响,低头一看,居然是泪水敲打杯盖。 </p>

    不知不觉中,她哭了。 </p>

    她居然不知道,其实父母一直都在竭尽所能的爱她。 </p>